纯欲画风情感心理咨询:在恋爱中缺乏安全感,无法控制的“作”与“闹”,该如何应对?教育课堂的秘密
27岁的伊一,与男友的感情常常遇到一些波折,尤其是在男友出差时——经常因为一些说不清楚的小事而生气、冷战或争吵。
这两年来一直如此。
伊一开始接触心理学,意识到问题可能与自己有关,于是选择进行心理咨询,深入探讨。
每次男友出差,伊一理智上理解这是工作需要,但情绪上会感到焦虑、烦躁,甚至陷入抑郁和孤独。特别是当联系不上男友或发信息无人回复时,她会情绪崩溃,担心男友对自己的爱在减少,觉得男友不够关心自己,变得非常焦躁难耐。
此时,她会不断打电话给男友,“逼着”他接视频,好好沟通半个小时,才能让情绪平复;如果男友只简短几句就挂断,表现出不耐烦或态度敷衍,伊一便会怒火中烧,指责男友对自己不够好、不够关心……
冷静下来时,伊一会觉得男友还是很爱自己的,但一旦情绪失控,就会怀疑男友的感情,质疑他的付出,对未来充满悲观与绝望。即使男友再努力安慰,她也难以接受。
时间久了,男友觉得伊一经常无理取闹、无事生非,难以哄劝,也渐渐变得厌烦甚至无奈。
伊一清楚自己很爱男友,离不开他,也希望相处和谐,但总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。她反思后认为,这种相处方式可能与自己的成长背景有关。
伊一在家中排行老二,上面有姐姐,下面有弟弟。童年时父母常年在外打工,只由伯父伯母帮忙照料弟弟。伊一和姐姐由伯父伯母在小镇照顾。伯父性格沉默寡言,少与孩子交流;伯母只关心自己的孩子,忙于家庭,没怎么管她们。
她童年几乎没有父母的陪伴或关爱,记忆中也没有被父母宠爱的画面。与伯父伯母关系疏远,伯父不善言辞,伯母只关注自己的孩子,根本不理会她们。
唯一亲近的是姐姐,小时候常和姐姐睡一张床,约定永不分离。伊一形容自己小时候像个跟屁虫,总跟在姐姐和朋友后面,希望被带着玩。她没有自己的朋友,归因于性格内向、自卑、害羞。
姐姐初中要住校时,伊一刚上五年级,难以接受,连续一个月躲在被窝里哭,觉得特别孤独、难过,觉得所有人都不要她,不知道为何要继续活着。
失去姐姐陪伴后,她不得不试图交朋友。幸运的是,她学习不错,同学愿意接纳她,逐渐拥有了几位可以一起玩的伙伴,但小学毕业后,大家纷纷各奔东西。
伊一意识到自己从小就很孤单,人际关系不擅长,交到的朋友少且难以长久,玩着玩着就会散。
在咨询中,我们首先探讨了伊一的分离焦虑。
成长过程中,伊一长时间与父母分离,没有得到照料者伯父伯母的充分关爱,常常感到被忽视和遗忘。
这导致她一旦依恋某个人,就极难忍受分离。一旦出现分开迹象,她会产生深层的焦虑和不安,觉得关系脆弱、易碎。
而且,由于早期缺乏可以信赖、及时给予爱与安慰的照料者,她未能学会自我安抚、让自己安心的方法。
因此,亲密关系中的分离会引发强烈的恐惧、焦虑和孤独感。在这些情绪的驱使下,她会采取一些行为试图“消灭”这些感觉,但通常只能治标不治本。
此外,伊一的信任感发展不充分。
良好的信任感让我们相信彼此可以相互依赖、受到关爱,并对关系的持续性有信心。
缺乏信任,则会担心他人的侵入和伤害,害怕被忽视或漠视,内心长期存在孤独感。
早年的分离经历、缺乏宠爱和高质量的照料,让伊一内心深处不相信他人会真心爱护自己,觉得一旦关系出现物理上的分离,感情就会淡化、断裂甚至消失。